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说,植树、种草、增加植被是降低沙尘暴发生频率,减少沙尘暴危害的最佳途径,加大“三北”防护林建设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当前防治沙尘暴的最佳选择。
首都绿化办公室主任宋希友说,大力开展植树造林,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,实行退耕还林还草,实现全面的“人进沙退”,对于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,减轻危害将会发挥重要作用,最终将会彻底解决沙尘暴问题。
但是,我国当前森林建设与保护管理形势却不容乐观。目前,在沙尘暴发源地,林草覆盖率只有3.4%左右,且其中用材林为78%,生态防护林仅占14.8%。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,西部3次大规模毁林草,过度开垦大约破坏了1亿亩天然植被。据统计,沙尘暴发源地区的草场因过度放牧,超载率达50%—120%。滥挖中草药、发菜、甘草等沙生植被,破坏了大面积的天然植被。据测算,挖一公斤甘草,就要破坏草地8亩—10亩,甘肃省曾有一年因此破坏草地90万亩。草原鼠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。
今年4月6日至16日,正当沙尘暴袭击北京之时,水利部刚刚到任的副部长翟浩辉就和水利部水保司司长焦居仁、农水司司长冯广志等人到“沙尘暴”发源地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,对沙尘暴的起因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研。翟浩辉认为,这次沙尘暴的起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今年干旱少雨、大风天气增多;另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萎缩枯竭,水资源利用不合理,以至沙尘暴发源地连维持生态环境现状的水资源量都不足,土地沙化严重,大面积植被枯死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黑河流域由于居延海干涸,连抗旱能力极强的大面积的胡杨林也枯死了;内蒙古额济纳绿洲也是因此造成大面积天然林枯死、25万亩土地沙化和盐渍化。在这次调研中发现,有不少地方在退耕还林过程中,只强调植树种草,不强调水源工程建设。这样做的结果,造成有的地方植树成活率仅为15%左右。因为缺水,“年年栽树不见树,年年种草不见草”。
森林资源增长依旧缓慢的原因,除超额采伐、毁林开垦、乱占林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外,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。首先是投入不足依然制约着林业的发展。据悉,许多地方对林业的投入每亩仅为12.8元,连种苗费都不够。内蒙古现有1.7亿亩荒地是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地,急需治理。但这里的林业投入却仍是90年代初的水平,每亩造林投入不足20元,群众造林每亩仅补助二三元,而现在每亩地造林最低成本约45—60元。随着造林绿化治理难度越来越大,质量、起点不断提高,经费不断加大,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。
对林业的投入不足,可税费负担却长期过重,林产品销售税费一般占林木销售收入的50%左右。某林业重点县每销售一立方米原木后,除去交税费、摊派及生产成本外,尚亏损315元。林业税费过重现象在目前沙尘暴越加肆虐的情况下,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有不断加剧的趋势。林业税费过重也是造成偷砍盗伐林木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。
造林植树难,造成林后管护更难。目前,很多林场无森林管护经费,造林越多,经济包袱越大;且林木生长慢、周期长,直接经济效益低,造成林木管护难度很大,乱砍滥伐、过度樵采林木等犯罪活动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。青海盐湖西北部105万亩宝贵的梭梭林,因管护不好现在只剩下了30万亩,城镇周围40公里范围内的梭梭林都被人非法砍去当柴烧了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当前进行的省级以下机构改革中,不少地方公然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竟把乡镇林业工作站撤销、合并、减编,保留下来的乡镇林业工作站也大都因为被取消了事业经费,被迫变成农药、化肥销售站,以维持生存。乡镇林业工作站是林业科技推广的主渠道,如林木病虫害测报、林业科技推广、野生动物保护等,是必须存在并保证正常工作的生态环境建设基层单位。
王志宝说,当务之急是实行各级领导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、开展防沙治沙工程任期目标责任制,稳定基层林业机构与队伍,深化森林所有权制度的改革,吸引全社会投入防沙治沙工程,增加对林业的投入,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,以恢复林草植被,建立有效的生物防沙隔离屏障。现在,沙尘暴、荒漠化所造成的损失一年就是540亿元;如果有这一半的钱、持续干上15年,换来的一定是植被增多、损失大幅度减少。
有消息说,我国即将投资2000多亿元,在长江上游、黄河中上游地区,西北北部、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,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及华东、华中和华南的宜林地区,按照分类指导、分区突破的战略,掀起前所未有的造林绿化高潮。只要我们共同努力,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坚持不懈地造林绿化,就一定能有效地减少沙尘暴,就一定能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山川秀美的家园。